现发布《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》(JTG 3410-2025),作为公路工程强制性行业标准,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。原《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》(JTG E20-2011)同时废止。
《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》(JTG 3410-2025)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,日常管理和解释工作由主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负责。
请各有关单位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,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建议函告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(地址:北京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,邮编100088)。
特此公告。
交通运输部
2025年6月13日
前言
根据《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16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》 (交公路函〔2016〕234号)的要求,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承担对《公路工程沥青 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》(JTG E20—2011)(以下简称“原规程”)的修订工作。
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,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水平的提高,新试验方法的应用以 及实践经验的积累,原规程需要修订完善。本次修订以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 验为依托,在广泛征求国内相关单位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,按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进行。
修订后的规程由35章构成,主要内容包括沥青试验和沥青混合料试验,共计130项 试验方法,其中增补47项,修改50项,删除16项。较原规程,本次主要修订内容有:
1.沥青试验。
——增补沥青四组分(TLC/FID 法)磷酸成分、红外光谱、聚合物含量(电化学法)、 旋转薄膜加热老化(MRTFOT 法)旋转黏度(手持式旋转黏度计法)、黏聚性(测力延度仪 法)、多重应力蠕变恢复(MSCR) 线性应变扫描性能(LAS)、开裂温度、沥青压缩厚度和 聚合物分散性等12项沥青试验。
——增补高温蒸馏、低温蒸发、旋转蒸发、渗透性、颗粒粒度分布、轮胎附着率等6项 乳化沥青试验。
— — 增补发泡性能1项泡沫沥青试验。
——删除蒸馏、焦油酸含量、酚含量、萘含量(色谱柱法、抽滤法)、甲苯不溶物含量等 6项煤沥青试验方法。
——删除化学组分(三组分法)、断裂性能(直接拉伸法)、抗剥落剂性能评价及改性 沥青用合成橡胶乳液等4项沥青试验方法。
——修改沥青取样、试样准备、密度与相对密度、溶解度、含水率、灰分含量、蜡含量、 压力加热老化、运动黏度、动力黏度、黏韧性、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、与粗集料的黏附性、脆 点等14项沥青试验方法。
——修改标准黏度、蒸馏等2项稀释沥青试验方法。
——修改乳化沥青恩格拉黏度、赛波特重质油黏度、高温蒸发、筛上剩余量、微粒离子 电荷、与粗集料的黏附性、与水泥拌和、破乳性能等8项试验方法。
2. 沥青混合料试验。
——增补试样准备、密度(真空密封法)、动态模量(劈裂法)、疲劳(劈裂法)、裂纹扩
展(半圆弯曲法、劈裂法)、重复压缩、单轴贯入强度、低温性能(半圆弯曲法、TSRST 法 ) 、 水热敏感性、浸水膨胀、含水率(烘干法)、磨光性能、压实特性和拌和特性等16项沥青混 合料试验。
——增补贯入度和流动性等2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试验。
— — 增补养生初期磨耗损失1项稀浆混合料试验。
——增补马歇尔、贯入强度、黏附性、黏聚性、单轴压缩、车辙等6项冷补沥青混合料 试验。
— — 增补平板冲击1项碎石封层沥青混合料试验。
——修改取样、加速老化、制作(击实法、轮碾法及旋转压实法)、密度(表干法、水中 重法、蜡封法)、理论最大相对密度、马歇尔稳定度、弯曲、劈裂、疲劳(四点弯曲法)、车辙、 劈裂强度比、渗水、沥青含量和级配(抽提法)及飞散等18项试验。
——修改稠度、湿轮磨耗、破乳时间、黏聚力、负荷轮黏砂、车辙、拌和、配伍性等级等 8项稀浆混合料试验。
——删除旋转压实和剪切性能、理论最大相对密度(溶剂法)、抗剪强度(三轴压缩 法)、弯曲蠕变、沥青含量(射线法)及矿料级配检验等6项试验。
3.增加剪切强度、拉拔强度等2项层间黏结性能试验。
4. 对本次修订未作实质性修改的1993年、2000年、2011年编写、修订的试验方法进 行了局部文字性修改和有效性确认。
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中,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,函告本规程日常管理组,联系人:严二 虎(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,邮编:100088;电话及传真:010-62079576;电子邮 箱 :eh.yan@rioh.cn), 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