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。本标准代替GB/T 244-2008《金属管 弯曲试验方法》,与GB/T 244-2008相比,主要技术变化如下:
按国家标准编写要求修改了范围的表述(见第1章,2008年版的第1章)
将管壁厚度符号由“a”修改为“t”,并修改了表1中管壁厚度符号的注(见表1、图1, 2008年版的表1、图1)
将全文的“弯心”修改为“弯模”
增加了特殊要求的试样可参照附录A进行弯曲试验(见4. 3)
将“对要求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试验”修改为“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”(见6.1, 2008年版的6.1)
将“焊接管”修改为“直缝焊管”[见6. 3及7e),2008年版的6. 3及7c)]
增加了资料性附录“专用弯管试验机及试验方法”的内容(见附录A).
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8491:1998《金属材料 管(全截面)弯曲试验》。本标准与ISO 8491:1998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,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的垂直单线(1)进行了标示,具体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:
管壁厚度符号由“a”更改为“!”,以便与我国标准协调统一(见表1,ISO 8491:1998的表1)
增加了特殊要求的试样可参照附录A进行弯曲试验,以符合我国国情(见4. 3)
将“焊接管”修改为“直缝焊管”,避免产生歧义[见6. 3及7e),ISO 8491:1998的6. 3及7c)].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:
修改了标准的名称
将第1章注中引用的“ISO 7438”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“GB/T 232”代替(见第1章,ISO 8491:1998的第1章)
增加了表1和图1的表标题和图标题(见表1、图1)
修改了表1中管壁厚度符号的注(见表1,ISO 8491:1998的表1);
增加了资料性附录“专用弯管试验机及试验方法”的内容(见附录A).
